fc2ブログ
夜空の煌き
ここは台湾人TSCSwaldのブログです。 主に自分の音楽と日記の記録です。
チェコ紀行(DAY8)~観光客の知らないプラハへの長征
捷克之行也到了尾聲,在這天的下午兩點半集合後,
就要去布拉格機場搭機歸國了.
今天剩下的都是自由時間,不過在兩天前我就已經
排定目標,一定要去佛札克博物館!

DAY6的時候也提過.佛札克博物館離舊城區很遠.
所以就不要用走的了,這時該祭出的法寶是:
>布拉格地鐵
說真的台北捷運比較好.相比起來,
布拉格地鐵使用年數比較長,2002年又受過大洪水
的摧殘,最重要的是不禁飲食所以髒亂許多.
布拉格地鐵有一個跟台灣差異最大的地方,
就是票價的算法.一開始甚至搞不懂怎樣買票.
問了英文很不靈光的事務員才知道,
原來這邊不是看搭乘的距離或站數在計價,
而是看搭乘的時間.買票的時候可以選買30分鐘,
或90分鐘,或更長時間的票,在進入月台時票上
會被機器打上時間,從那個時間點開始算起購買
時指定的時間內都可以自由搭乘/轉乘.

從地鐵出來後再走五分鐘,終於...!
>佛札克博物館
如先前所述這一帶都是住宅區,
不過在博物館開放日的早上周圍也出現了些遊客.
博物館建築本身跟佛札克沒有任何關聯,
本來只是一間冠上"America"名號的富商住宅.
在政府取得產權後本來是要做其他用途的博物館,
但因為各種因素喊卡以後改作佛札克博物館.
大概也是因為有America這層關係的緣故吧?

博物館內部的東西都是捷克文/英文,
所以對其他語言的參觀者提供紙本的內部導覽.
櫃檯的歐巴桑看了看我和我妹,說了
"Japanese OK?"
反正中文版就算有做多半也是翻譯更爛,
於是就拿了日文導覽 XDDD

博物館一樓是佛札克生涯的回顧,
依照年代存放了各項與他相關的文物,
再加上年表來介紹他的生涯.
東西很多,像是他與出版商的書信,
(那篇書信提到布拉姆斯對他的賞識與提拔)
在布拉格使用過的書桌,還有獲頒康橋大學
榮譽博士學位時的帽子與衣服等等.
環繞一樓一圈,最後的是醫院的佛札克
死亡診斷證明,轉頭看到佛札克的頭像,
以及上方碑文所刻的文字:
"我所有一切動力的源頭,
都是來自於對祖國的熱愛."
背景音樂正好在不久前切換到了他所作的
D大調彌撒...氣氛幾乎要令人感動淚下.

二樓有一半是小音樂會場,大概只能作室內樂用.
而另一半是佛札克的作品目錄,
加上許多手稿的展示.像是第八號交響曲
第四樂章開頭的號角的譜等等,許多知名的片段.

看完以後實在是太滿足了.完全沉浸在周圍氣氛中,
回到一樓正好看到櫃檯旁的...CD販售區!!!
通常這種地方都很貴所以瞬間閃過的念頭是不能買!
但是剛剛才聽到的那個D大調彌撒我沒有啊啊啊.
(正確來說在博物館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首彌撒,
所以是在二樓的作品目錄區才辨別出曲名--
幸好只有合唱+風琴的作品佛札克只有這曲.)
結果不知不覺就...又兩手都拿得滿滿的了.
結帳的時候櫃檯歐巴桑還"噢!!"的一聲 orz


離開博物館大概十點半.還有不少時間.
所以就開始了昨天一直思考的計畫:
南布拉格大長征!!
從佛札克博物館一路往西,過橋以後到達小城區,
接下來開始往北,目標是捷克國會議堂.
因為昨天從葡萄園往下俯瞰布拉格城景時,
導遊有向我提到國會議堂曾是那位大名鼎鼎的
>阿爾布雷西特-馮-華倫斯坦
的庭園.從遠方的葡萄園望去都可看到庭園中
那特殊而壯觀的石雕.囂張成這樣也難怪會遭致
皇帝的嫉妒終於被暗殺...XD

沿著Jecna路走過去一路都是住宅區,
沒有超過四層以上的高樓,都是古風的建築,
與舊市區其實沒有很大差別,市景是非常的統一
有一座似乎是修道院的建築,但看起來不開放參觀.
路過公園也有看到在其中休息的居民們.
沒有景點當然也沒有遊客,但體驗一下這樣的氣氛,
或許也可說是看到布拉格的另一面吧?

在小城區繞了一下,但是找不到華倫斯坦的庭園,
後悔昨天應該要問清楚的同時,只好返回舊城區.
經過著名的
>國立劇場
後一路向北,來到了一直想來看看的魯道夫廳,進去
裡面除了售票區以外還有土產區,果然又看到了...
CD販售區!!不過這種地方一樣肯定很貴,
這次終於是能夠忍耐住了.
(主要因為那些Ancerl的東西在庫倫諾夫就有入手了)

從魯道夫廳一路往東,從廣場的北側繞了一大圈,
收穫就是又找到一些罕見的店讓我妹加了開銷.
差不多兩點時,回到了天文時鐘的廣場和其他人會合.
結束了這趟超過三小時的長征,也為捷克行畫下了句點.


回程換成在波蘭上空,還有蒙古上空有強烈氣流...
總之飛機還是一樣很難睡.
感覺十小時的飛機真的我就受不了了.
不過捷克真的太棒了 qq
チェコ紀行(DAY7-b)~雨の中のレトロ迷路
從上午開始布拉格就一片烏雲密佈,小雨一陣一陣.
到了中午時雨勢終於轉大了.
雖然這讓下午的遊河失了些興致,不過在這短短
滯留期間中可以看到另一個面貌的布拉格也還不錯.

中午應該是這次行程中最突出的一餐了.
米其林推薦餐廳的鮭魚和馬鈴薯泥,本來想找找
那家餐廳的網站可是用了米其林地圖還是找不到...
老闆也滿有趣的,進來問我們食物如何的時候,
坦率地說了他還只是布拉格的"Second Best",
真正的最強在隔壁街...XD

接下來利用從餐廳到遊河乘船點的時間,
導遊為我們介紹了一下布拉格的
>猶太區
猶太人在歐洲一向都是受到崎視的.引用一位
也是出生在波西米亞的偉大音樂家馬勒的話:
"我走到哪裡都是不受歡迎的人.在奧地利時我是個
波西米亞人,在國時我是個奧地利人;
而對全世界來說,我是個猶太人."
也就知道為什麼當時猶太人都是被隔離開生活的.
在布拉格的猶太區中有著著名的
>舊猶太人墓地
連下葬也不被允許出猶太區的猶太人們只能在
這裡像立體停車場那樣分好幾層入葬...
裡面有數萬猶太人的遺骸,現在已不再使用.
變成許多散落歐洲的猶太人回來尋根的勝地.

猶太區另一個重要的地點當然就是
老新猶太會堂
很奇妙的名稱,本來是新的會堂但後來又變成老的.
不過猶太人真的是什麼都像錢看,導遊談到軼事時
還提到他們在禮拜時的座位順序是用競標來決定的.
而猶太區的建築參觀門票也完全反映出這種情況...
進入會堂成人一張約400台票.所以全團沒人進去XD
來個對照價格比較:
布拉格王城全套(+聖維特教堂+黃金小道等)約500NT
舊市政廳的天文鐘樓約200NT
火藥塔約140NT
佛札克博物館約100NT


在搭船享受了伏爾塔瓦河的景色以後都是自由時間.
明天的時間已經留給了佛札克博物館,所以今天
決心要用來採購,最重要是要決定帶回國的土產.
戰場的中心當然還是在細雨綿綿的舊市區...
在這種天氣就知道鋪裝道的最大壞處.如果踩到
一塊沒有完全固定的石版馬上就有積水飛濺.

在波西米亞水晶店又看到了那隻水晶貓頭鷹.
猶豫了很久,考慮到還可以退稅,最後終於買了.
然後又找到了波西米亞紋章的掛飾,
雖然我家好像沒地方可掛但還是買了.
同時我媽和我妹也都各有斬獲.
我妹找到了一家傳統人偶店.看起來所有的東西
似乎都是店裡那位老奶奶手製的.
她不會講英文所以我妹花了番功夫比手畫腳才搞定.

但是找了很久還是搞不定土產.難道真的要回台灣
再去找皮爾森牌啤酒充數嗎?還是要買那些溫泉餅?
正在猶豫的時候,在舊城廣場發現了...另一家CD店!!
於是我的一切土產採購計畫就崩壞了 XDDDD
加上前一天在百貨公司地下歐洲音樂的開銷,
在布拉格大概已經花了四千台票買CD...
沒辦法啊!回來以後去哪裡找馬帝農的錄音!?

晚上行程安排去看布拉格有名的
>光劇
利用一片色的背景和全身穿色的背景人員,
作出很特殊的舞台效果與表現...
確實那個演出是很突出,相當高度的技術,
但是...在演什麼完全看不懂啊 orz
劇本身是很接近默劇那樣沒有台詞的方式呈現,
所以不是語言的問題,但我還是看不懂!
而且不只我,同團看起來沒有一個人看得懂吧.
真的滿後悔的,早知道就應該還是去定個
晚上捷克愛樂的票...雖然是大眾曲目,
但還是比這樣完全看不懂的劇要好吧.
チェコ紀行(DAY7-a)~プラハ城から広がる景色と記憶
這天早上我們終於和一位真正的導遊會合了.
畢竟要去布拉格王宮的話,不提些歷史典故是帶不下去的.
以我來說去捷克不僅是要看風光山水建築古蹟.
布拉格是人文薈萃之地.中歐三大名城之一絕不是叫假的.
如果出發前對波西米亞的歷史有一定了解的話,
在看到許多相關事物時(特別是在布拉格城)都會更有感觸;
而如果對捷克的偉大藝術家們,像是佛札克,卡夫卡,穆夏等
有涉獵的話,在這裡也會有許多瞻仰先人腳步的機會.
這也就是為何我會這麼想去捷克,還有這次的滿足度會這麼高.

>布拉格王宮
>對照頁
在王宮廣場前又看到一個昨天開始我就很在意的現象.
於是就問了導遊:"為什麼王宮門前有很多不屬於這邊的紋章?"
除了之前有提過的波西米亞/摩拉維亞/西里西亞三諸侯的紋章,
在中間靠右很明顯的看到了匈牙利國章,更右邊還有提羅爾,
好像也有斯提利亞(=斯泰因馬克)和其他似曾相識的國章.
這個現象在昨天的天文鐘也有看到.
導遊的回答是:這是哈布斯堡家族誇示自己統治區域的習慣,
把各個轄下區域的國章通通都刻上來,就知道繼承了多少的王位.
這麼說來確實這些國家都是被奧地利給繼承走了的國家...
回家後查了一下發現奧匈帝國的國章真的完全反映出這個習慣:
>右邊有奧匈帝國的國章,點下去放大就知道有多少國了(汗)

現在的布拉格王宮是奧地利大公兼波西米亞女王兼匈牙利女王
>只差沒有舉起神聖羅馬王冠的瑪莉亞-泰瑞沙
在位期間整修改建的.那些諸國國章大概也是當時裝上去的.
在進去王宮中庭前先環顧前方廣場,有波西米亞紅衣主教等
其他重要人物的宅抵.各自都保存了興建當時的建築風格.

接下來是我覺得布拉格城中最值得一看的
>聖維特大教堂
>對照頁
這座教堂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十世紀,不過現在我們所見到的
哥樣式教堂是在十四世紀才建成的.建造的同時布拉格還有
查理大橋等許多大型工程同時在進行,所以工程進度非常緩慢,
加上後來殺得波西米亞血流成河的福斯戰爭爆發,
所以教堂還沒完成就陷入停工,還受到福斯派叛軍的損壞.
經過一百年的停滯後,又經過陸陸續續幾次的工程才終於完成.
這些補引入了後來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建築風格,
讓教堂往外延伸了三倍長的同時,也變成了...
說好聽的話是融合風格兼容並蓄,說難聽的話是四不像.
像這樣多種風格混雜的風格或許正可說是布拉格的代表.

在聖維特教堂中也有許多歷史的足跡可以追尋.
最讓我注目的當然是
>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二世的靈柩.
只說名字可能不是很多人認識,這位就是三十年戰爭的禍首.
波西米亞王位失而復得的他,竟然選擇了可說是傷心地的此處.
不過據說棺木裡面是空的,真正的遺骸不知道在哪裡.
在他的靈前我不可避免的要笑他一下了,念念不忘的歸還敕令,
不惜挑起全歐的第一次大戰,最後終究還是一場空啊...

除了費迪南二世的靈柩,還有不少可看的,像是全用銀製成的
>聖 楊-內波姆斯基的陵墓,
這位聖人本是波西米亞大主教,想要與王后離婚的國王在
聽說王后曾經找大主教告解後,就想要問出王后告解的內容,
作為離婚的藉口.而神職人員是不可以把告解的內容洩漏的.
這位大主教受到國王的威逼仍然堅強不屈,
最後被從查理大橋上綑綁著丟入伏爾他瓦河中淹死了.
死後他被尊為河神,在捷克許多河都可以看到他的塑像.

聖維特教堂的結構是非常特殊,從一進來我就很在意,
為什麼在大門正前方或是大門正上方都找不到風琴?
原來現在開放遊客進來的那個門不是真正的大門.
真正的門是開在教堂較窄的一面,是給國王進來禮拜的門.
所以風琴是放在那個現在看來是側門的正對面.
與教堂本體隔開的那個區域被稱為聖瓦茲拉夫禮拜堂,
也就是王室禮拜堂.在禮拜堂中還設有波西米亞的藏寶室,
裡面放著歷代波西米亞國王的珍寶,現在是捷克的國寶.
門上有七個鑰匙孔,鑰匙分別保存在捷克總統,總理,大主教,
等重要人物的身上,每隔五年才會七把到齊打開門展示.

除此以外還有彩色玻璃.彩色玻璃幾乎都是後來補建時做的.
其中在祭壇左側有一幅創世紀是出自穆夏的手筆.
在那幅創世紀的正對面另一側的彩色玻璃也很特別,
其中有兩塊紅色的玻璃上面刻著:
"上帝照顧人的死後,保險公司則照顧現世."
只是贊助了一面彩色玻璃的經費就可在世界遺產留存蹤影,
這個廣告的費用對效果實在有夠高 XDDDD


看完聖維特教堂以後我們接著來到了
>黃金小道
在過去是王宮直屬的工匠與衛兵們居住的地方.
因為是卡夫卡的生長之地而馳名.這樣講好像滿抽象的,
其實就想像成布拉格城內土產街就對了 XD
卡夫卡的故居現在是卡夫卡書店,在店內我也看到了:
>Walpurgis Night
有看廢怯的就知道為什麼會提到這個 XDD
後來發現這本在捷克很多書店都看得到.

黃金小道之後經過葡萄園的下坡路,就脫離了布拉格的城堡區.
再往前就是跨伏爾塔瓦河的
>查理大橋
這座橋上也有剛才提到的聖 楊-內波姆斯基的雕像.
據說摸過雕像底座的聖人浮刻後可以帶來好運,
所以那處聖人浮刻總是特別光亮光滑.


到這邊為止是第七日上午.感覺已經篇幅太長了,
來分個上下篇 XD
チェコ紀行(DAY6)~天文時計の上に響くトランペット
前五天結束整體來說算是差強人意.
捷克本身是很棒,但跟旅行團集體行動的關係,
很多地方想再多深入看看卻不得不先走,
也有些地方停了太久其實是沒什麼好待的.

不過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重點現在才開始!
>Praha!!!!!!!!
與柏林與維也納並稱中歐三大名城,
波西米亞的千年古都,百塔之城!!
到達的第一天只是驚鴻一瞥,
捷克之行的最後才開始探索這座傳奇般的都市.
(布拉格這個譯名是從英文的拼法Prague而來,
捷克語原來的發音是Praha.)

Praha的舊市區全區都指定為世界遺產,
所以路不能隨便拓,大巴士是進不去的.
我們第一天住的旅館在新市區,
而最後兩天住的則在舊市區的最邊緣.
當我們把行李放置到旅館以後,
終於要突入Praha的舊市區!

進入舊市區以後,比任何建築物都更強烈的第一印象是...
人!人!人!數不清的人!蜂擁而來的遊客!!
(說到這裡,想到前幾天漏掉一個東西沒提到.
在捷克只要比較戶外的地方一定都會看到...蜜蜂!!
可能也是季節關係吧,照我妹說法幾乎相當於台灣的蒼蠅.
團裡面也有兩個人被咬,不過幸好毒性不強的樣子.)
講義大利文的,葡萄牙文的,韓國話的,各地而來的觀光客,
幾乎可說是佔領了整個布拉格舊市街.
為了回應這樣瘋狂的人潮,舊市街中也開了大量的土產店.
所以這樣的布拉格是比我想像中要顯得格調低了一些,
不過卻比想像中來得熱鬧許多.

布拉格最為突出的一點,就是建築保存的程度.
與其他歐洲名城相比,布拉格受到戰火的危害是最小的.
所以從13-15世紀的哥式,16世紀的文藝復興式,
17-18世紀的巴洛克-洛可可式,再到之後的新古典...
各種樣式的建築都可以在舊市街找到.
也有人說布拉格本身就是個建築博物館.
(但看過人潮後,我覺得不如說布拉格舊市區是座
"會自己運營"的主題樂園 XDD)

首先我們從旅館走向舊市街廣場.途中出現的巨大色建築:
>火藥塔
曾經是古城牆的一部分,因為在十七世紀時存放火藥而得名.
在這座火藥塔旁邊是一座非常華美的建築:
市民會館
似乎是布拉格皇家管絃樂團的根據地.
照我的經驗通常掛了皇家兩字的不是最好的樂團,而比較大眾向.
順手拿了一張今晚演目...帕海貝爾:卡農/莫爾島河/韋瓦第:春.
恩,雖然現在是觀光旺季,有必要弄得這麼徹底嗎(汗)
反正本來也不是我的目標,所以就算了.

接下來是沒到過就不算來過布拉格的地方:
>舊市街廣場
這張照片不知道是趁清晨還是什麼時候偷拍的.
我看到時廣場上恐怕有幾千人吧.
廣場上最突出的建築當然是:
布拉格的天文鐘
真的是非常的精巧,細膩的傑作.詳細參閱wiki.
每到整點時鐘面上方會有機關人偶的演出,
隨後是鐘樓上的小號朝四方演奏.聽到時趕緊把內容筆記了下來,
雖然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用到.
買了門票以後還可以登上鐘樓,俯瞰整個舊市街,
不過觀光旺季中實在不推薦上去,實在太擠了...

本來這趟因為是跟團所以沒打算要去音樂相關行程,
但是到了以後還是忍不住...所以開始調查當地的音樂會情報.
布拉格的樂團很多,但讓我在意的也就只有布拉格交響管絃樂團,
還有捷克愛樂.捷克愛樂的根據地很快就查到了:
魯道夫廳
但看了這兩天演目...跟皇家那邊也是同等級 orz 天殺的觀光季
而布拉格交響卻是怎樣都找不到消息...最後問了旅遊服務中心...
原來2010-11樂季已經結束了,到九月樂季開始前都在休息...
教訓:下次真的還是應該要先調查好,
不要像這次一樣本來想說算了,去了以後才發現割捨不下.

從天文鐘的塔上下來以後,距離集合時間還有一點時間,
當我還在努力調查各種音樂會廣告時,
我爺爺說他要自己出去走走.雖然他身體還很硬朗,
但廣場上人這麼多,總不能放老人家自己行動.
所以我就一邊看著手上的傳單一邊跟在爺爺身後走了一段.
當我發現為什麼好像越走越暗越偏僻,周圍氣氛似乎不太對勁時,
抬頭看到面前一家店看板寫著"Tattoo, Piercing",當下大驚的我
往左看是一家Internet Cafe,右邊是幾個奇裝異服的人蹲著抽煙.
心中想著"幹,怎麼舊市區裡面也有這種地方"
的我趕緊帶著爺爺退了出來.


接下來我們開始往新市街的方向移動,把布拉格大致晃完一圈,
這樣之後較多的半自由時間大家也較容易行動.此時出現的是:
瓦斯拉夫廣場
這裡就是1968布拉格之春的主舞台...
在大道的兩旁有許多比較正常的商店,跟舊市區那些土產店不同.
本來想說這裡應該會有CD店,但大致瀏覽一下沒有找到.
因為後來在其他地方也有斬獲,
就沒有在距離旅館較遠的這裡繼續搜索了.

抵達大道底端的
>國立博物館
之後,時間差不多接近四點.
距離之前調查好的佛札克博物館位置似乎不遠.
到閉館的五點半也還有段時間,所以決定利用自由時間過去看看.
但後來證明我的距離估計似乎有點太樂觀了...

佛札克博物館距離其他的主要觀光地點都很遠
>獨自坐落在新市街中的佛札克博物館
所以一路走過去發現遊客大幅地減少,到後來幾乎沒有人了.
好不容易趕到目的地時已經17:10,卻看到大門深鎖...
不是五點半關嗎!還是因為考慮到剩二十分鐘進場也來不及看?
傷心回到舊城廣場的我決心接下來還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再挑戰...
(不久後發現禮拜一休館,所以實際上只剩最後的第八日可以來.)
同時間我表妹去了穆夏博物館,不過似乎也沒什麼收穫.照她所說:
"東西似乎都去台北了." XDDDDDD
チェコ紀行(DAY5)~ロシア文の溢れる温泉郷
在捷克的觀光以人文為主,不過這天例外.
一早我們就出發到了國與捷克邊境,
準備造訪捷克的兩個溫泉鄉.

早上來到的是:
>瑪莉安斯基
哥,蕭邦,卡夫卡等名人都曾來療養過的溫泉地.
英王愛華七世特別鍾愛這座溫泉,曾經來過許多次.
蕭邦所留宿的地方現在也建成了蕭邦紀念館.

捷克的溫泉和我們常識中的溫泉成分似乎不太一樣,
應該是不含硫的關係,所以可以生飲.
而且比起入浴溫泉似乎生飲的療法更為流行.
瑪莉安斯基溫泉據說對呼吸器官,肝,泌尿系統都很好.
我也有試喝了一點,是種滿奇妙的感覺...一入口有點辣,
但之後卻一片溫暖...像是溫泉蛋風味的碳酸汽水?


下午馬上又趕去另一處溫泉鄉:
卡洛維-瓦力
傳說中這座溫泉是波西米亞王,同時也是神聖羅馬皇帝
的卡爾四世發現.卡爾四世是波西米亞史上最偉大的君主,
之後鏡頭帶到布拉格的時候會不斷地再出現他的名字.
卡洛維-瓦力這個地名就是從卡爾的名字轉體而來的.

卡洛維-瓦力非常靠近國,二戰前夕國併吞斯台區時,
此地變成了國領地,所以有許多的系移民,
不過在二戰結束國戰敗後,隨著該地恢復為捷克領.
系居民也就全部被迫離開.至於現在的卡洛維-瓦力...

在這邊先提到一個插曲.在捷克通常都會有2-3種文字並用.
排第一順位的當然是很多^ˇ記號的捷克文;
而第二順位的通常是最為泛用的英文;
第三順位就很妙了...在庫特納赫拉我們看到俄文,
皮爾森看到文,瑪莉安斯基有看到法文與義大利文.
而在卡洛維-瓦力...俄文甚至排到了第二順位!
後來在布拉格時我也有對這個現象問過當地的導遊,他說:
在現在的捷克人眼中"卡洛維-瓦力根本是被俄國人佔領了".
原來卡洛維-瓦力在捷克關入鐵幕時成為蘇聯高官們
御用的療養地.現在許多俄羅斯富商都嚮往著那段日子,
所以爭相在卡洛維-瓦力置產,各種餐廳,土產店,精品店,
都有很大比率是俄系產業.包含我們下榻的旅館在內.

與瑪莉安斯基相比,卡洛維-瓦力的規模要大多了.
許多電影在此地拍攝,所以也可知道當地也有山水風光.
同樣地有許多名人曾經造訪過這座溫泉.
哥與貝多芬那段著名的插曲也是在此地發生.

市中心有三處溫泉迴廊.三處各有不同的建築風格.
第一處造型較為現代,還有一個噴水超過三公尺高的噴泉.
除了溫泉迴廊以外也兼展覽場用,
我們抵達時正在展示歐洲玻璃藝術.
在第二處我們看到有個像是大學生的四重奏在
演奏韋瓦第的作品.但是我對韋瓦第所知不多,
即使看到告示牌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曲子.
(況且還是捷克文更看不懂啦 orz)

在這種療養地,比起土產店更多的是精品店.
除了那些我沒什麼興趣的名牌商品以外,
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波西米亞水晶.
與著名的Swarosky水晶相比,波西米亞水晶要便宜些,
但據說在切割技術上是要略遜一籌.
我有看到了一隻水晶的貓頭鷹,但被那個價錢給擊退了.
最後只是買了當地名產的溫泉杯.
當地的溫泉餅也帶了些回來當作土產.
copyright © 2005 夜空の煌き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FC2ブログ.